回首頁     疾病關注人數排行
mail  回首頁
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
鴨病毒性肝炎
建立日期: 2015/08/05
更新日期: 2017/01/25
疾病代碼: DIS00014
作 者: 陳韻丞、陳秋麟
中文病名: 鴨病毒性肝炎
英文病名: Duck virus hepatitis
疾病描述: 1. 病原型別:病毒 (Virus)
2. 學名:鴨病毒性肝炎 (Duck virus hepatitis)
3. 傳染途徑:
 第一型:幼雛食入帶病毒的糞便後感染 (鴨隻痊癒8週後仍可經由糞便排毒)。也可經由禽舍中之環境、車輛、人員等進行機械性傳播。
4. O.I.E狀況:表列 (Listed)
5. 通報動物傳染病:否
6. 人畜共通:否
7. 病原摘要:


 鴨病毒性肝炎共分為三型,第一型病原為 Duck hepatitis A virus (DHAV),本病毒為沒有封套的單股 RNA 病毒,為20面體結構,直徑約20-40 nm。本病毒不會造成血球凝集反應,對乙醚、氯仿和消毒水具有抗性且相對熱穩定,在環境中可存在很長的時間。
 第二型病原為 Duck astrovirus type 1,為單股 RNA 病毒,外觀似星狀,直徑約28-30 nm。對氯仿、酸性環境、胰蛋白酶、和熱具有抵抗性。
 第三型病原為 Duck astrovirus type 2,與 Duck astrovirus type 1相似。
8. 流行病學:
 第一型鴨病毒性肝炎最早在1945年由 Levine 和 Hofstad 於長島被發現,造成一週齡內小鴨快速死亡,可見肝臟腫大出血。目前在台灣、南韓及中國大陸有發現病例。
 第二型鴨病毒性肝炎最早在1965年由Asplin 於英國發現,該鴨隻已施打第一型鴨病毒性肝炎之疫苗卻仍發病,其症狀與第一型相似。在中國大陸曾經有病例發生。
 第三型鴨病毒性肝炎最早在1969年由 Toth 在美國發現,起初被分類為Picornaviridae,後來才被正式命名為 Duck astrovirus type 2。
9. 致病機制:
 第一型:本病只感染幼鴨 (5週齡以內),傳播性極強,潛伏期約為24小時左右,感染後24-96小時為死亡高峰,一週齡內死亡率可達95 %,隨日齡增加,發病率及死亡率明顯減少。
 第二型:只有鴨隻會發病,其他水禽可能為保毒者。食入病毒後感染,1-4日內會產生臨床症狀並死亡,但也有鴨隻在無臨床症狀的情況下突然死亡。
 第三型:致病力低,死亡不會超過30 %。
10.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:
 臨床症狀:
 第一型:不願移動、精神沉鬱、垂翅、食慾減退、腿部划水狀、後弓反張
 第二型:口渴、排泄物有尿酸分泌物、痙攣、後弓反張
 第三型:與第一型相似,但死亡率較低,不會超過30 %
 肉眼病變:
 第一型:肝腫大、點狀或斑狀出血,脾臟、腎臟腫大
 第二型:肝、腎腫大、多發斑狀點狀出血或刷狀出血帶,脾臟腫大、散發白點,心臟冠狀溝脂肪出血
 第三型:與第一型相似但死亡率較低
 顯微病變:
 第一型:肝細胞脂肪變性、壞死、膽管增生、炎症細胞浸潤
 第二型:肝細胞瀰漫性壞死、膽管大量增生
 第三型:與第二型相似
預防控制方法:  種鴨及新孵化幼鴨可以活毒減毒疫苗免疫
 幼鴨可施打卵黃抗體
 注意飼養密度
 注意環境衛生,定期消毒雞舍,出入場舍時須消毒並穿戴手套及雨鞋
相關圖片:
參考文獻: 1. 潘銘正、蔡向榮。鴨病毒性肝炎。引自:潘銘正、蔡向榮。簡明獸醫傳染病學(第二版)。台北,藝軒圖書出版社,372-373,2005。
2. 蔡睦宗。鴨病毒性肝炎。引自:劉振軒、潘銘正、龐飛、徐榮彬、黃旭田、蔡睦宗、林滄龍、張世忠、卓宜興、何勝裕及陳裕文。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甲乙丙類通報動物傳染病 (第二冊:馬、禽、兔形目動物、魚、甲殼類動物、蜜蜂及軟體動物疾病)。台北,國立台灣大學,109-114,2008。
3. Woolcock PR and Tsai HJ. Duck hepatitis. In: Glisson JR, McDougald LR, Nair V, Nolan LK, Suarez DL, Swayne DE. Disease of poultry, 13th ed. Blackwell Publishing, Ames Iowa, USA, 422-431, 2013.
參考連結:
檔案下載:
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版權所有 © VRI All Rights Reserved
25158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76號‧TEL:0800-068112、+886-2-2621-2111、(02)2621-2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