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     疾病關注人數排行
mail  回首頁
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
球蟲症
建立日期: 2015/08/05
更新日期: 2017/01/25
疾病代碼: DIS00030
作 者: 陳韻丞、陳秋麟
中文病名: 球蟲症
英文病名: Coccidiosis
疾病描述: 1. 病原型別:原蟲 (Protozoa)
2. 學名:球蟲症 (Coccidiosis)
3. 傳染途徑:
感染家禽由糞便排出卵囊,汙染飼料、飲水及禽舍環境,經口食入後感染。
4. O.I.E狀況:非表列 (Non-listed)
5. 通報動物傳染病:否
6. 人畜共通:否
7. 病原摘要:


球蟲屬於原蟲,為可以獨立生存的單細胞動物。其種類鑑別可依型態、大小、卵蓋、顏色、對腸道不同部位之親和性、感染史及引起宿主的免疫反應而有所區分。球蟲
卵囊對多種消毒劑具有抗性,但對溫度敏感,太高溫及太低溫都可使卵囊停止發育或死亡。
8. 流行病學:
多數病例發生於雞、火雞、鴨、鵝、鴿子、雉雞則有偶發的病例。
9. 致病機制:
食入卵囊 (oocyst),消化液使卵囊破裂後釋放孢子體 (sporozites),而在腸道上皮細胞中分裂形成裂殖體 (schizont) 造成腸上皮細胞破壞及出血。裂殖體在發育成為小配子體 (microgamete) 及大配子體 (macrogamete),受精後形成合子 (zygote),最後形成卵囊,再隨糞便排出體外,約需7日時間。
10.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:
 臨床症狀:
雞、火雞:血樣下痢、脫水、精神沉鬱、羽毛散亂、貧血、衰弱、發育不良、嗜睡、產蛋下降
鵝:高死亡率、精神沉鬱、衰弱、白色下痢、食慾不振、垂翅、斜頸、倒臥
鴨:高死亡率、體重下降、食慾不振、衰弱
 肉眼病變:
雞、火雞:腸黏液增多、黏膜潮紅
鵝:腎臟明顯腫大、有灰或紅點散布,出血性腸炎、腸管擴張、白色結節、纖維素性壞死性偽膜
鴨:腸黏膜嚴重出血、腸腔血樣或乾酪樣滲出物
 顯微病變:
雞、火雞:腸黏膜可見球蟲卵囊、纖毛脫落、黏膜變厚
鵝:腎小管上皮可見球蟲卵囊、壞死、尿酸鹽沉積及壞死
鴨:腸黏膜至肌層可見卵囊,黏膜出血及鬱血
預防控制方法:  早期投與離子型球蟲預防藥,可使用穿梭式投藥法
 避免不同日齡混養
 嚴格管控禽舍內濕度
相關圖片:
參考文獻: 1. 宋華聰、林茂勇。原蟲病。引自:林茂勇、宋華聰。禽病診治(第二版)。台北,藝軒圖書出版社,250-261,2006。
2. McDougald LR, Fitz-Coy SH. Coccidiosis. In: Glisson JR, McDougald LR, Nair V, Nolan LK, Suarez DL, Swayne DE. Disease of poultry, 13th ed. Blackwell Publishing, Ames Iowa, USA, 1148-1166, 2013.
參考連結:
檔案下載:
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版權所有 © VRI All Rights Reserved
25158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76號‧TEL:0800-068112、+886-2-2621-2111、(02)2621-2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