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     疾病關注人數排行
mail  回首頁
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
愛荷華黴漿菌感染症
建立日期: 2017/09/11
更新日期: 2017/09/12
疾病代碼: DIS00042
作 者: 范揚棋、蔡向榮
中文病名: 愛荷華黴漿菌感染症
英文病名: Mycoplasma iowa Infection
疾病描述: 1. 病原型別:黴漿菌
2. 學名:愛荷華黴漿菌感染症(Mycoplasma iowa Infection)
3. 傳染途徑:
本病可經水平和垂直傳播,且經感染後可成帶原者。水平傳播很容易透過直接接觸發生,傳播方式與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相似,但傳播較快。通過呼吸道傳播通常可達100 %感染,但很少甚至不會發生關節病變。被感染之種火雞可經種蛋傳播,通常於感染的最初4-6週經卵傳播率較高。
4. O.I.E狀況:表列 (Listed)
5. 通報動物傳染病:否
6. 人畜共通:否
7. 病原摘要:

Mycoplasma iowa為家禽黴漿菌,人工培養較為困難,需使用特殊培養基且培養時間長。本病原於43 ℃以上溫度敏感,目前尚未了解本病原對環境及消毒劑之耐受性,羽毛上的黴漿菌至多可存活5天,在人體毛髮或其他材料上存活不會超過6天。

8. 疾病特性:
在自然的條件下,由於後期胚胎死亡(孵化的第18-24天),火雞感染Mycoplasma iowa會造成孵化率降低5-20%。死胚很小,蜷縮,頭部和頸部腫脹,在體表、輸尿管有尿酸鹽沉積,肝臟有炎症反應。1日齡火雞以人工實驗感染可引發氣囊炎、生長受阻、羽毛不正常、腿變形(骨頭發育不全、彎曲,腳趾屈肌鍵開裂)。

9. 流行病學:
(1) 本病一年四季都會發生(無季節性)。
(2) 本病主要宿主為火雞,但在雞、鴨及鵝皆有自然感染報告。
(3) 雞隻自然感染最早可見於一週齡,但急性感染通常見於4-16週齡雞和10-24週齡火雞。
(4) 急性感染偶見於成雞,其急性感染期後出現的慢性感染可持續終生;慢性感染可見於任何年齡。
(5) 發病率可從2-75 %,但通常5-15 %;死亡率通常低於1 %,差異可達至10 %,雖然死亡率不高,但常因發育不良而致高淘汰率。

10. 臨床症狀及解剖病變:
火雞與雞感染的症狀基本上相同,可見雞冠蒼白、跛腳和生長遲緩,隨病程發展,可見到羽毛粗糙、雞冠萎縮、關節腫脹及胸部水疱,最後病雞無法站立行走而影響進食,造成脫水和消瘦。經由呼吸道感染的雞隻可能在4-6天時出現輕度囉音,但也可能完全無症狀,在火雞則不常見有呼吸道症狀。母雞感染後可造成產蛋量下降,但通常影響甚微。
解剖病變可見病禽關節或腱鞘的華液囊膜有黏稠、乳酪色到灰白色或透明凝膠樣的滲出物,並伴有肝脾腫大,腎臟腫大、蒼白成斑駁狀。隨病情發展,可能在腱鞘、關節甚至肌肉和氣囊中發現乾酪物。在火雞可能關節腫脹的情形不明顯,但切開踝關節常見有纖維素性化膿性滲出物。另外,經由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則可能見到氣囊炎病灶。
預防控制方法: 1.控制方法與Mycoplasma gallisepticum相同,但本病原對抗生素較具抗性。一般對巨環素類、四環素類具感受性。
2.一般而言,針對治療已存在之病變較無效果,抗生素之投予無法清除火雞群Mycoplasma iowa的感染。
3.種蛋可利用藥浴法、加熱法或雞蛋注射,以減少病原垂直傳播給後代。
4.淘汰已感染種雞,引進無帶本病原之雛雞。
5.環境管理:實行生物安全措施、統進統出、改善通風、降低氨濃度、清除潮濕糞便和墊料等。
相關圖片:
參考文獻: 1. Bradbury JM and Raviv Z. Mycoplasma iowa Infection. In: Glisson JR, McDougald LR, Nair V, Nolan LK, Suarez DL, Swayne DE. Diseases of poultry, 13th ed. Blackwell Publishing, Ames Iowa, USA, 907-910, 2013.
參考連結:
檔案下載:
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版權所有 © VRI All Rights Reserved
25158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76號‧TEL:0800-068112、+886-2-2621-2111、(02)2621-2111